【聯合報╱記者陳智華/台北報導】 2009/10/24
大學排名愈受重視,也引發討論。昨天一場大學排名研討會中,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專家學者指出,選大學時排名只能當作參考工具,而非唯一依據,而且每項排名內容不同,強調研究品質的排名不代表教學品質。
屏東科技大學昨天在台北舉行「世界大學排名暨教育品質保證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邀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資料研究中心主任Robert Morse(摩斯),以及加拿大McGill大學教授Alenoush Saroyan(莎洛揚),就排名等議題演講。
1983年首創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大學排名的摩斯,被稱為大學排名的教父。
他指出,當時網路並不發達,為提供家長和學生更多學校資訊,開始做美國大學排名。
他說,台灣不少人出國讀書,全球排名資訊很重要,對美國來說,少有人出國讀書,美國學校排名較重要,但是,為了讓美國人了解世界大學排名,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與泰晤士報高教增刊合作,今年已是第二年公布他們製作的世界大學排名。
摩斯表示,大學排名是選校的參考,因為學生和家長還要考慮成本、地點、課程、校友、學校設備,並去參觀學校和教職員等。
研究排名已經有5、6年的莎洛揚指出,每個單位做大學排名目的可能是為了提高教育品質,提高能見度,甚至是當成商品,這些可以賣錢。
但莎洛揚指出,大學排名牽涉學校類型,不是每所大學都可被排名,例如世界知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,從來不在任何一項大學排名名單上,但該校在音樂方面全世界都知道。
她也說,排名成績好壞牽涉語言、資源等因素,例如幾個世界大學排名,使用英語者比較吃香,經費資源愈多的學校也占優勢。
她指出,以泰晤士報和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來看,可以說兩者都是以研究為主,只能說排名好的學校研究品質好,但跟教學品質沒有關係。
留言列表